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梦归江南

《梦归江南》正文 第二十九章 回家心切 喜盼等待

梦归江南 苗江山 5972 2023-02-18 10:23

  宫中,夜深了。六秀一脸困倦,双眼睁不开。她铺好被褥,脱下旗袍,躺在床上。不一会儿,就进入睡梦之中。

  忽然,她听到有人在轻声呼唤:“六姐,醒醒。”她惊醒了,睁开双眼一看,原来是妹妹九秀。

  “九妹,怎么了?”六秀看着她,惊奇地问。

  “六姐,今晚,我和两个姐妹在长春宫给皇后值夜,不知吃的不对劲,还是月事来了,肚子感到不舒服……”

  看到九秀痛苦的样子,六秀心疼极了,立即说:“我替你去值夜吧,你多喝些热水,要不请御医去。”

  六秀起身穿好旗袍,立刻去御医值班处,为九秀拿来药,让她服下。随后,她去长春宫替九秀值夜去了。

  屋内,寂静而黑暗。九秀眼前一片朦胧,不知不觉走到床前,和衣而卧。片刻功夫,她闭上了明亮而美丽的双眸……

  六秀和九秀回到了江南,终于见到了日夜思念的亲人。爹妈和姐妹们在远处微笑着,招着手,呼喊着姐妹俩。二人追过去,可追不上他们。突然,姐妹们不见了,随后,爹妈也不见了。二人急了,到处寻找,最后,六秀也不见了。九秀害怕极了,悲痛极了,一边喊叫,一边痛哭,一边寻找。可是,眼前一片漆黑,谁也找不到……

  “爹、妈、六姐、七姐、八姐……”九秀大声呼叫着,顿时惊醒了。这才发觉自己作了一场噩梦,不由悲伤起来。

  她感到梦境不妙,心中不安,彻夜未眠。早晨,六秀值夜回来了,她告诉给了她。六秀眼圈含着泪,哭道:“我也常作这梦,这是回家心切啊!我们姐妹离家十几年了,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……”

  “我们多想回家啊!”九秀发自肺腑地说道。

  姐妹俩既伤心又牵挂,互相安慰了几句话。于是,又给家中写了一封信,把思念和心愿寄托在书信里,只盼家里来封平安信。

  又是一年过去了,天气渐渐冷了。长春宫内,六秀和几个姐妹正在为皇后换上崭新的彩绣旗袍。这时,范英进宫禀告:“皇后,皇上不好啦!上早朝时,皇上晕倒在太和殿上了!几个太监把他背到瀛台去了。”

  隆裕心中一惊,脸上阴沉下来。几个宫女也甚为惊讶和担心。皇后急忙吩咐几个宫女带上衣物和食物,去瀛台探望光绪。

  原来,上早朝时,太和殿上,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临朝听政,百官文武站立两旁。全国各地的奏书如雪花纷飞一样传递到宫中,什么老百姓与洋人的纠纷啊,赔偿洋人银子啊,各地抗捐抗税、抢劫成风啊,南方闹革命党啊。大殿上,各军机大臣、亲王贵族、督抚大员议论纷纷,各持己见,吵成了一锅粥。

  听听繁杂而棘手的国事,看看身旁威严的太后。忽然,本就身体虚弱多病的光绪眼前一黑,晕倒在宝座下。朝堂上,王公大臣一片呼喊:“皇上!皇上晕倒了!”于是,几个太监将光绪背回涵元殿。

  六秀和几个姐妹拿着东西,跟随皇后走向光绪的住处。路上,只见几个头戴黑色瓜皮帽身着长衫的人前往瀛台,有的背着包袱,有的提着药箱。顿时,六秀明白了,他们是给皇上看病的医生。

  过了湖水上的板桥,走进涵元殿。诺大殿堂,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,阴暗凄凉,无一丝生气。如若不见屋内躺在床上不断咳嗽的光绪,还真以为此处是一间空屋,多年无人居住呢。

  几名医生中,有三位御医,有两位从地方选来的名医。他们上前轻声呼唤皇上,光绪惊醒了,转过身来,眼皮慢慢抬起,有些吃力。几名医生一同会诊,为光绪切脉诊断。然后,他们避开光绪,走到殿外,交头接耳起来。随后,又回到床前。光绪问询自己的病情,几名医生只是说,皇上身染肺病、肾病,需要慢慢调理,无伤大碍。他们眼神中透着迷离,似是闪烁其词,好像不敢说出真正的病症。

  几名医生为光绪抓药煎药去了。皇后走上前,几名宫女一旁站立,个个静静地看着床上的他们的皇帝,心里又害怕又疼痛。皇后安慰了皇上几句,光绪眼神凝滞,毫无回应。皇后吩咐几个宫女为皇上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,并打扫殿堂,然后,回宫了。

  桌上,饭菜早已是残羹冷炙,腐烂变味。光绪身上的长袍肮脏不堪,气味难闻。六秀看到光绪如此病魔缠身,受到非皇上的待遇,心中涌动怜悯之感,鼻子一酸,泪水夺眶而出。

  光绪挣扎着坐起来,凝视着六秀,内心如翻江倒海一样,关切地问:“六秀,你怎么哭了?受委屈了?想家了?”

  六秀摇摇头,哽咽道:”皇上,你身为九五之尊,好可怜啊!我……我为您痛心!”

  光绪大睁双目,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胸膛,痛哭道:“是啊!我还不如汉献帝啊!我还不如一个平民老百姓啊!我不作这傀儡皇帝,我要出宫,作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多好啊!”

  “作一个老百姓就不会受到这么多管束和规定呀!那多自由啊!想当年,在江南时,我和爹妈姐妹们多么幸福,多么快乐啊……”六秀心中又想起了家,眼前又闪现了江南的景色。

  光绪握紧拳头,痛下决心,说:“我一直没去过江南,真想去啊!你们十几年没回家了吧?等病好了后,我坚决退位,当个平民,送你们……回江南……”

  正在这时,九秀走进屋来,也听到了光绪的话语,眉开眼笑了,欢叫着:“太好了!终于可以回家了!”。姐妹二人别提有多高兴了,欢呼雀跃起来。

  九秀静下来,说:“六姐,皇后让我来叫你们回去侍候,听说太后病重……”

  仪鸾殿内,太后卧床不起,身体僵直,呻吟不断。几个御医看看太后神色,掐脉诊断,问询病情。几个宫女侍立一旁。隆裕皇后、瑾妃以及几个格格望着太后,轻声呼唤,面色焦急,忐忑不安。

  “传官房……”听到一次又一次叫声,几个宫女手忙脚乱,一次次将官房抬进抬出。

  原来,慈禧太后自那天寿诞后,腹泻不止,食欲不振,御医诊断太后是得了慢性痢疾。

  初冬的一天,六秀、九秀、范英等几个宫女在西苑湖边散步。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,远眺神秘的皇家园林,那湖水再清澈,那皇家再高贵,让她们再也没什么兴致了。

  “我想起了爹妈,那时在家多幸福啊!”

  “宫里让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呢?”

  几个宫女感叹回家心切,有时默默无语,有时泪流满面,有时神思遐想,可是什么时候才得以脱身,走出这牢笼呢?

  六秀望了望波光粼粼的湖面,拢了拢秀发,沉思片刻。她提起长长的旗袍,在岸边向前走了几步,远眺瀛台,心花怒放,欢快地大声叫道:“姐妹们,快看!皇上站在涵元殿前的那两棵大槐树下呢,正在向我们招手呢,还笑呢。看来,皇上的病好啦!”

  几个宫女闻听,抬头望去,视线越过宽阔的湖面,终于发现了她们盼望的光绪皇帝。于是,个个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。她们兴奋起来,纷纷跑向光绪。看守的几个太监一见是服侍太后、皇后的宫女,并没有阻拦。

  过了板桥,几个宫女气喘吁吁地跑到光绪面前。见他红光满面,气色比前几日好看多了。

  “皇上,你的病好了吗?”九秀微笑着问道。

  “好啦!好啦!”光绪点点头,笑了一下,然后,现出平静的神态,“太后的病好了吗?”

  “没有,太后病得不轻,端屎端尿,洗身洗衣,可把宫女们忙坏了……”

  “太后好了后,我就向她请示退位,作个自由的人……”

  “皇上,你说要送我们回家的,真的吗?”九秀睁大了眼睛,又半信半疑又急切质问道。

  “君子一言,驷马难追。是的,我说到做到。”光绪回答道,眼神里闪着坚定的样子。

  几个宫女满意地笑起来,她们感到特别高兴和欣慰,好像真的在回家的路上呢。

  回来的路上,六秀伤心地说:“皇上的病经过西医治疗后好了,可皇上还是被太后压制,都没有皇上的权力。”

  范英看了看周围,悄悄地说:“你们知道吗?那天,御医给太后看病,他们背后窃窃私语,说太后的病无药可治,活不了几天了。”

  九秀眼前一亮,轻声说:“这老太婆死了,皇上就翻身了啊!到时,皇上送我们回家啦!”

  “我们终于有盼头了,等待那一天,我们一同回家喽!”她们的眼神放出喜悦的光来,纷纷说道。

  几个宫女一边走,一边说着悄悄话,内心舒畅起来,乌黑的长辫晃动着,深蓝色旗袍随风飘舞。

  天气越来越冷了,空中阴云密布。宫中的树木落叶纷飞,掉在地上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再看那殿堂那园林寂然一片,暗淡低沉,像受了摧残一样,无有生气和活力。

  几天来,隆裕脸色阴郁,心情沉闷。宫女们看她脸色,小心服侍。这天,皇后吩咐了宫女许多事,她头上的两把头晃动着,首饰闪着银光,刺人双目。

  用完早膳,几个宫女有的擦洗用餐的八仙桌,有的收拾寝宫物品,有的打水扫地,有的为皇后换装。

  忽然,皇后想了想,吩咐道:“不知太后怎么样了,你几个和我还要去看看。天冷了,九秀,你拿上一床被褥,给皇上送去。”

  “是,皇后。”九秀答应了一声,取了被褥,去往涵元殿。

  她走到湖边,迎面遇见一个人从板桥上走过来。他背着药箱,神情紧张,行色匆匆,快步走向西苑门口。九秀看了看,顿时明白了,这是给皇上看病的医生,怎么如此慌张呢?她感到十分奇怪,转身上了板桥。

  看守太监见是服侍皇后的宫女,已十分熟悉,不敢多问,便放行了。

  九秀下了板桥,上了小岛。殿前,有两棵大树,一棵是大槐树,高耸挺拔;另一棵也是大槐树,只不过已倾倒了。进了敞开的涵元门,上了沉寂的涵元殿。

  九秀顿感皇上住的这儿非常凄凉,环境异常幽静,气氛特别沉闷,好像进入了一个阴森而恐怖的地狱。

  突然,屋内传来一声声痛苦的惨叫声:“啊!啊!啊……”

  霎时,九秀胆颤心惊,双目大睁,心跳到了嗓子,皇上这是怎么了?她一慌张,就把被褥扔到了地上,冲进内室。她发现光绪在床上乱滚,大声惨叫,声似呐喊,非常吓人。

  九秀冲过去,看着痛苦的光绪,心疼极了,惊奇地问:“皇上,你怎么了?你怎么了?你的病不是好了吗?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